景观设计/ Welcome to our website

时间与景观——法国景观中的时间之旅
作者:admin  点击:2153 次  发表时间:2015-12-16 15:05:09
《淮南子•原道训》曰: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宇宙浩渺,人的一生对其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所有人都在时间中旅行,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时间不可避免地流逝着。[1]

所有人对此都已习以为常,以至于很难说出时间是什么。正像圣奥古斯汀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一般,他说,没有人问他时,他知道,一旦要加以解释,他就不知道了。[1]

而法国之行,却将时间完满的展现在我们眼前。各个历史时期的景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展现着法国现今的城市文脉。

漫步于巴黎城中,仿佛在时间中旅行......

剩下的,只有惊叹:泽范神所创造的时间在法国竟得以如此完整的积淀。

2 时间的再现

2.1时间轴上的景观:景观的第四维度

景观的空间存在性毋庸置疑,但时间维度上的景观却往往易被人们所忽视。景观并非静止不变,而是随时间不断变化和成长的,景观是有生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就是景观存在本质的一部分。

因此,在规划设计时,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到景观变化及成长的可能性。例如,里尔的马蒂斯公园里有一处生态高地的设计。这个高地由建筑废料浇筑的墙体围合,人无法到达顶部,是一个封闭的、完全靠自然力量演替的生态“孤岛”。但是,树木根系的成长也给围墙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而设计师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对其进行了加固处理。(图1)①


图1  马蒂斯公园中树木茂密的生态岛

另一方面,景观的变化和发展应对时代及社会的变化做出适当的回应。

这一点,从巴黎许多博物馆的最初用途上就可以体现。它们是在保持历史建筑原貌的基

础上,改变原有的功能,从民宅、艺术家工作室、甚至厂房等,成为现在的博物馆,发现时代的功能和作用。

2.2景观的共生:时间回溯之旅

时间无法倒流,却可在法国今日的景观中却得以回溯:希腊罗马时期的,中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近现代的……各个历史时代、各个风格的景观齐聚于此;历史与现代,新旧并存,相互辉映。

沿着巴黎的中轴线行进,卢浮宫,丢勒里公园,协和广场,香谢丽舍,凯旋门……,一条历史的轴线在我们眼前渐渐展开。

站在凯旋门上,沿着奥斯曼规划的十二条星形放射线向远处眺望,整个巴黎的面貌呈现于眼前:过去的,现在的,共同展现在我们面前;而在视线延伸的地方,则是未来的巴黎。(图2)



图2  站在凯旋门上看到的巴黎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巴黎亦不是一日建成的。而今的巴黎不仅仅是现代人的巴黎,更是历代人共同的巴黎。

2.3景观的突变:超前时间之旅

毫无疑问,法国无疑是走在时间前面的决好例子:从市政基础设施,到新建筑和公园,包括巴黎的下水道系统及地铁系统,埃菲尔铁塔,蓬皮杜中心,拉维莱特公园,德芳斯新区的大拱门,卢浮宫和贝氏设计的金字塔….. 一个又一个先于时代的景观在法国得以孕育发展。

早在19世纪中期巴黎就修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下水道系统,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并且仍然在市政排水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1900年巴黎规划修建了完整的地铁系统,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地铁系统,每年能够运送13.65亿人次。

埃菲尔铁塔是为了1889年的万国博览会而兴建的,除了四个脚是用钢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钢铁构成,塔身总重量7000吨,是建筑材料及体系的革命。这一庞然大物显示了资本主义初期工业生产的强大威力,体现了一种钢架结构的美。铁塔恰如新艺术派一样,代表着当时欧洲正处于古典主义传统向现代主义过渡与转换的特定时期。[2](图3)


图3  钢铁之躯:埃菲尔铁塔

蓬皮杜中心建于1972~1977年,是高技派的代表作。它的结构、楼梯及所有管道都布置在室外,给室内空间带来充分的自由,以符合博物馆内部布置可随时改变、使用灵活方便的要求。设计师罗杰斯这样解释他的设计意图:“我们把建筑看作同城市一样的灵活的永远变动的框架。……它们应该适应人的不断变化的要求,以促进丰富多样的活动。…….建筑物应设计得使人在室内和室外都能自由自在地活动。自由和变动的性能就是房屋的艺术表现。”这种观点代表了建筑师对现代生活急速变化的特点的认识和重视。[2] (图4)


图4  高技派代表作:蓬皮杜中心

2.4景观的过渡和延续:时间交汇之处

景观的共生和突变,向来不是单独出现的:共生为突变提供了基础,而突变则是共生的升华。这些先于时代的景观的出现,给巴黎带来了新的气息,在当时发挥了引领时代的作用,而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则会溶化在整体之中,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巴黎的下水道系统及地铁系统的作用尚不用说。它们不仅解决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和需求,也是巴黎得以发展成今天这样具有魅力的城市的原因之一。而新建筑和公园的争议则从来不断。

和其他新建筑一样,埃菲尔铁塔一开始即遭到了大部分巴黎人的冷淡和拒绝,更不用说建筑和城市规划专家尖刻的批评了。一战中铁塔在无线电通讯联络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才使反对呼声逐渐平息,避免了被拆除的命运。此后,埃菲尔铁塔在巴黎有了一个正式的地位,才逐渐被接受,被喜爱,成为巴黎的象征。[2]

对蓬皮杜中心的评论分歧也很大。有的赞美它是“表现了法兰西的伟大的纪念物”,有的则指出这座艺术文化中心给人以“一种吓人的体验”,有的认为它的形象酷似炼油厂或宇宙飞船发射台。[2]

对卢浮宫金字塔的评论也是如此。设计方案一公布,即遭到各方质疑,很多人担心这一现代作品会破坏卢浮宫的古典氛围。但也有人称赞:“玻璃金字塔”通过高超的设计,完美的体现,将古老与现代文明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使卢浮宫焕发出了更加蓬勃的生机。


上一篇: 生态学视角下的景观规划思考
下一篇: 杭州“西湖西进”可行性研究及规划
电话: 13375497898
网址:http://www.hkszyl.com
地址: 临沂市北城新区沂蒙北路与济南路交汇处华科中心29楼。

Copyright ©2015 hkszyl.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华科智地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网站管理 技术支持:新网网络